□黃俊華 駱俐羽
據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靖西市GDP同比增長4.5%;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2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6%;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237億元,同比增長16.93%;財政收入突破27億元;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排全區縣級第3位。這一串串數據,無不彰顯著靖西市交出2024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亮眼答卷。
強調度優服務,工業經濟承壓而上
2024年以來,靖西市完善服務實體經濟工作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問題120余項,廣西信發、天桂鋁業產能加快釋放。2024年鋁工業總產值達到246.71億元,同比增長25.29%。新增規上工業企業7家,該市規上工業企業達46家,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 304.74億元。共有8個工業項目列入自治區級“千企技改”工程,技改投資增長50%以上。工業創稅17億元,創歷史新高,規上工業累計用電量增速實現扭負為正。
數據的增長源于靖西市上下秉承“跑起來”尋商機、搶時間占先機的理念。2024年,靖西市組隊赴區內外開展強優企業招商洽談,完成新簽約項目13個,投資總額43.21億元,完成百色市下達全年目標任務的108.04%。市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完成投資49.24億元,開工55個、竣工53個,發展后勁不斷增強。制造業項目招商引資成效獲自治區通報表揚。
講擔當善作為,鄉村振興成效顯著
一條條整潔寬闊的農村公路連接村莊農戶、通達田間地頭。鄉村產業興旺發達,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鄉村振興成效顯著。
2024年,靖西市建立糧食生產核心示范點52個,糧食種植面積較上年增長142.7畝,在2024年全區糧食生產重點縣工作座談會上作交流發言。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累計消除返貧致貧風險2292戶7977人。開發公益性崗位8614個,脫貧勞動力、監測對象外出務工8.12萬人次,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持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山地稻魚復合系統獲中國農業文化遺產授牌認定,油茶入選第二批全國名特優農產品名錄,“蓬泉大香糯”通過香港優質“正”印認證。學用“千萬工程”經驗,編制村莊規劃117個。統籌銜接涉農資金5.44億元,新建鄉村振興項目256個。該市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7.2%,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率100%。康城社區獲評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落實粵桂協作財政幫扶資金5194萬元,實施補短板項目12個,消費幫扶總額突破8000萬元。靖西市推動邊境貿易實現減貧案例榮獲第五屆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以改革促開放,拓寬高質量發展空間
2024年,靖西市強力推進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靖西引領區建設,不斷完善口岸功能,持續推動中國百色-越南高平跨境產業合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開放平臺項目建設。龍邦口岸過駁區、智慧口岸、落地加工園區(二期)等基礎設施加快建設,龍邦跨境合作倉儲物流園項目建成使用。同時,岳圩口岸聯線公路建成通車,岳圩口岸對外開放在國家層面達成共識,形成2個口岸聯動發展的新局面。
靖西率先建設和推行互市貿易“一平臺三市場”,全年落地加工工業產值排名全區前列,邊民個體工商戶達1.36萬家,邊民參與互市貿易達43萬人次以上,邊境貿易日益興旺。2024年互市貿易額達35.33億元,同比增長31.73%。
在靖西市落地加工企業——靖西廣康食品有限責任公司,10條生產線長期滿負荷運轉,實現年產值超3億元。靖西依托口岸“前岸”,推進產業園“后廠”建設,以“前岸后廠”模式擴大邊境加工制造生產主體規模,將沿邊開發開放政策和區位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龍寶食品、廣泰昌食品、馬氏食品等一批落地加工項目順利建成投產,《靖西腰果》團體標準獲準發布,靖西企業加工的腰果出口至哈薩克斯坦。全年實現落地加工工業產值40億元,增長122%。
促融合提品質,文旅強勢出圈出彩
從春和景明、夏日繁花,到秋日碩果、冬日暖陽,季節更替中的靖西展現著不同的魅力。靖西市緊緊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邊境旅游試驗區為目標,全力推動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深入挖掘獨特的山水、民俗、歷史文化,打造了一系列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的文旅項目,實現體育運動與旅游、生態、健康的深度融合,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2024年,靖西賽事、民俗文化等活動精彩不斷、好評如潮。圓滿完成百色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靖西賽段)和2024年全國鄉村乒乓球邀請賽等承辦工作。組織開展了“廣西三月三·錦繡新靖西”、中國靖西“端午藥市”、七夕繡球節、中秋花燈節、新春民俗大巡游等重大傳統節慶活動。錦繡古鎮獲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靖西市壯錦廠被列為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康城社區入選全國“四季村晚”示范展示點,三疊嶺景區、乒乓主題體育公園、鵝泉—舊州漂流帶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百色靖西至越南高平跨境旅游線路恢復開通,旅檢通道出入境人數達14.48萬余人次。旅游總人數1005.73萬余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07.93億元。
系民生穩保障,提升群眾幸福感
民生實事,匯聚民心,關乎大局。
2024年以來,靖西市扎實辦好重點民生實事,持續增進人民福祉。完善縣域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優化零工市場功能,打造15分鐘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240人,完成年度目標的109.27%。加快補齊教育、醫療短板,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邊境教育示范帶建設,實行“單校劃片”招生和集團化辦學,恢復和新建邊境鄉鎮學校37所,高考本科上線率比2023年提升9.5個百分點,新靖鎮中心小學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靖西市人民醫院被國家衛健委評估為相當于三級醫院水平。加快民生項目建設。年內建成一批棚改房、農村危改房、公租房,讓群眾居住更舒心。棚戶區改造寶珠安置點完成抽房安置258戶。優化生態環境質量,成功創建“廣西森林縣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順利并網發電。同時,吞盤鄉榮獲全國首批“平安邊境模范鄉鎮”稱號,龍邦鎮護龍村村民委員會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2%和7.9%,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原文鏈接:http://epaper.bsyjrb.cn/pc/content/202502/28/content_35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