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梁力升 文/圖
來到充滿壯族風情的靖西市,必不可少的是體驗當地的繡球文化。每一年,大量國內外游客慕名來到靖西,近距離感受傳承了千百年的繡球文化。如今,靖西繡球在保留壯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兼收并蓄,衍生出了與時代接軌的新內涵,成功實現了文化轉型。以動漫、游戲、體育等文化相結合的新繡球不斷問世,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市場認可,也讓靖西繡球產業得到了新的發展。
在推動靖西繡球文化轉型的過程中,山東聊城姑娘王秀芬起到了關鍵作用,她與靖西繡球的故事,正是漢壯兩族人民“心連心”“手牽手”的真實寫照。
2009年,王秀芬跟隨工礦企業來到靖西,被當地繡球文化深深吸引,于是她決定留在靖西,為繡球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2013年,她和丈夫開創了靖西繡蘊坊繡球文化有限公司。近年來,夫妻倆大膽創新,力求改變傳統繡球圖案單一、風格同質化嚴重的問題,打破傳統繡球在人們眼中的印象。一系列以體育文化、游戲文化、企業文化等為主題的新繡球相繼出現,很快便讓人們耳目一新,靖西繡球的市場競爭力得到極大提升,靖西也隨即刮起了一陣“新繡球”之風。
“新繡球”的出現,迎合了更多年輕人的“胃口”。靖西壯族繡球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華巧女黃肖琴介紹說,今年七夕節,互動手游“戀與深空”與靖西繡球攜手,推出了四款游戲主題繡球。本次聯動中,靖西繡娘們為游戲中的四位男主角制作了四款繡球,這四款繡球均選用了與游戲主角相契合的配色和圖案設計制作,力求通過“游戲+文化”的創新形式,引導更多年輕人關注靖西繡球,領略非遺文化的魅力。
據悉,這已不是靖西繡球與其他文化形態的首次“碰撞”。2023年,在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簡稱“學青會”)上,靖西繡球推出了學青會版本的主題繡球;同年,靖西繡球還與廣西平果哈嘹足球俱樂部合作,推出了“廣西平果哈嘹隊”版本的繡球,在中甲賽場上向全國球迷展現了靖西的繡球文化。今年10月,2024年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將在我區舉辦,靖西市繡蘊坊繡球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昌磊說:“我們將以賽事為主題,推出系列新品繡球,助力賽事舉辦。”
除了新圖案、新主題的繡球外,靖西繡球的形態也愈加豐富,出現了“功能錘繡球”、與足球同比例大小的“足球繡球”等產品,在個性化定制潮流中,靖西繡球也有了更多的“可塑性”。
在“新繡球”之風的助力下,靖西繡球產業蓬勃發展。2023年,靖西市生產繡球約50萬個,產值超2000萬元。靖西繡球不僅在國內大受追捧,還遠銷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等國家。
隨著繡球形態越來越年輕化,靖西繡娘的隊伍也逐漸年輕化,每年都有很多年輕人加入繡娘的隊伍中,現在靖西繡娘隊伍已發展到了680余人。每一年,繡娘們都在王秀芬、黃肖琴等繡球制作傳承人的帶領下,給繡球產業注入新的活力。這股“新繡球”之風也是一股民族情誼之風,未來,靖西繡娘們還將繼續書寫各民族團結友愛的深厚情誼,共同將靖西繡球文化推向更廣闊的國內、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