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盧 茜)據教育部消息,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國小學和初中將啟用新修訂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其中,反映黃文秀事跡的《青春之光》也被編入新版初中語文教材。
《青春之光》是一篇以“時代楷模”黃文秀的生平事跡為題材的文章,發表于2024年6月26日的《中國青年報》。作家祝紅蕾從“我就是那個要回來的人”“我心中的長征”“仿佛她還在一樣”三部分,描述了2016年黃文秀從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懷揣著對家鄉的深深眷戀,毅然選擇回到家鄉百色工作,主動請纓到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感人故事。任職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扶貧工作,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2019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遭遇山洪殉職,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進國家中小學教材工作,邀請國家相關部委到百色實地調研。調研人員先后到黃文秀生前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地方查閱資料、走訪干部群眾和座談交流,收集反映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的生動素材。此前,在教育部組織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中,黃文秀事跡已被寫入其中。
黃文秀原高中班主任農必合表示,基礎教育課程承載著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思想,是國家意志在教育領域的直接體現,在立德樹人中發揮關鍵作用。“時代楷模”黃文秀先進事跡進教材,對培根鑄魂、引導培養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教材育人功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義。
少年強則國強。培育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榜樣的力量尤其巨大。這樣的榜樣如果在身邊,則效應更大。這個身邊榜樣的故事,也將由教師親口講給學生聽。
“文秀對信念的絕對忠誠,對使命的不懈堅守,讓人看到了理想激揚的力量和青春勇敢的擔當,這恰恰是當代青少年所要學習的時代精神。”右江區第七初級中學語文教師楊麗萍表示,作為和黃文秀生長在同一片紅土地上的青年教師,她將堅守初心,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引導學生以身邊之事入文,以榜樣之力入心,鼓勵學生傳承和弘揚黃文秀優秀品質,在黨旗的領航下樹立志向,在榜樣的指引下逐夢前行,讓勤奮學習成為學生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學生青春搏擊的能量。
黃文秀的事跡早已深深地刻在廣大百色人民心中,學生們能在課本里看到熟悉的名字,更有著別樣的感受。“文秀姐姐是我們百色的優秀學子,她熱情投身于扶貧事業,每當人們談起她,都忍不住熱淚盈眶,她是我們心中的榜樣。”百色中學2204班初中學生楊語琪十分熟悉黃文秀的故事,她一直都在努力學習,向榜樣看齊,立志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奉獻于國家的建設事業當中。
得知黃文秀事跡入選新教材,百色祈福高中文秀班的同學們感到十分開心和光榮。“一直以來,文秀姐姐的先進事跡深深地烙印在我們心中,我將以文秀姐姐為榜樣,努力學習,未來我也想回到自己的家鄉,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百色祈福高中文秀班學生黃國海說。
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在黃文秀的影響下轉變思想,他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立志創造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拼搏奮進。正如文章作者祝紅蕾此前接受采訪時所言,黃文秀樂觀豁達,勇于付出,心中有愛,樂于助人,她的青春之光會照亮更多的人,更多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