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羅 霞
芒果、圣女果等百色優勢農特產品乘著“百色一號”專列“出山入海”,高山蔬菜通過“基地—批發市場—商超”的銷售模式擺上粵港澳大灣區市民餐桌;中車百色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項目、上海榕融百色市氧化鋁連續纖維制品項目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項目落戶百色,百色正在成為投資興業的“沃土”;深百協作碩果累累,百色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近年來,百色積極服務和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以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為引領,以高質量建設“一市一區”為總目標,千方百計“走出去”、全力以赴“引進來”、搶抓機遇“融進去”,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全面融入全區“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闖出一條開放發展的新路子。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高水平構建立體高效聯通網絡
5月28日,平布隧道最后1米拱部巖體成功鑿通,標志著百色北環高速公路項目全線5座隧道全部貫通。百色北環高速公路項目是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主線全長52.59公里,建成后將對進一步完善百色市中心城市環線路網、發揮百色面向東盟開放的樞紐城市作用具有重大意義。
便捷高效的聯通網絡是“走出去”“引進來”的前提。近年來,百色堅持以交通路網的建設打通開放發展的“脈絡”,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主通道建設,以路網的大發展帶動對外開放的加速跑。
公路方面,百色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175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居全區第二,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目標。田東至大新高速公路(百色段)、隆林委樂至革步高速公路一期建成通車。樂業至望謨(樂業段)、百色北環線、百色南環線等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累計完成投資146.5億元。
鐵路方面,鐵路營業里程達到804公里,西部陸海新通道標志性工程黃桶至百色鐵路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7億元。
航空方面,百色巴馬機場開通6條航線,通達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貴陽等國內重點城市。新開通百色—長沙—北京航班。
水運方面,水路內河航道通航總里程591.9公里,可實現1000噸級船舶直達珠江三角洲、粵港澳地區。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工程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26.08億元。
物流方面,郵政全面實現建制村通郵,快遞網點覆蓋全部鄉鎮,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100%,中國—東盟農產品交易中心(一期)、百色城區快遞物流園、中國—東盟(百色)鋁產品倉儲交易中心等一批現代物流園區相繼建成投入使用。“百色一號”跨境專列發運85趟,運輸貨量2.3萬噸。
隨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力增強,百色已成為連接“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對外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提升。
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高質量構建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
在百色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內的百色中南光電高效智能新型光伏組件項目生產車間里,16秒下線一塊光伏組件,從光伏組件到最終產品包裝,生產全流程高度智能化。
百色戰略性新興產業園作為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百色片區(以下簡稱“百色片區”)的重要組成園區,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等產業,是百色承接先進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主要平臺。
作為連接東盟的重要節點城市,如何將區位變成方位、將定位轉化為地位一直是百色市委、市政府努力的方向。近年來,百色搶抓東部產業向西部地區轉移機遇,立足我市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主動招引東部沿海地區轉移產業、外遷企業,列出企業名錄、企業名單,積極上門拜訪、叩門招商,爭取更多轉移企業來百色發展,利用東部沿海地區產業發展資金、技術、經營和市場等優勢,拓展項目建設、產業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百色搶抓百色試驗區重大機遇,聚力攻堅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不斷提升百色片區產業集聚能力。積極探索開展園區合作共建,加強與具有資金技術優勢的央企、政策優勢的廣西國企、鏈群優勢的外地國企民企等合作共建,逐步探索形成“百色片區+央企+產業轉出地國企+區內國企+民企”的園區合作開發模式,與中電集團合作建設中電百色能源電子產業園,氫能領域頭部企業億華通等一批重點企業已經達成入園協議;與杭州市實業投資集團合作共建百色長三角(飛地)先進制造產業園,“集群式”承接長三角企業轉移,一期有望建成年產值超150億元的垂直軸微風發電機組、輸配電設備等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與自治區北投集團合作共建百東新區園區基礎設施項目11個,總投資60.3億元;與美麟控股集團合作推進中國百色—越南高平產業合作園區,推動中越雙向全領域產業深化合作取得積極進展。
當前,百色片區有在建項目118個,2023年以來,累計完成投資79.3億元,其中天順儲能裝備生產基地等45個項目開工建設,中車百色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等17個項目竣工投產。
此外,百色不斷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集群精準對接,開行“點對點”鋁產品集裝箱直達粵港澳大灣區班列。2023年新引進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投資項目76個,投資總額244.6億元。
加強務實合作,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3年5月,總投資約2.6億元的龍邦智慧口岸完成建設。建成后,單柜貨物的通關時間較原先縮短了15分鐘,每天能服務約1000柜的進出口貨物。
2023年12月28日,中國龍邦—越南茶嶺口岸正式升格為國際性口岸并開通。口岸升格后,全世界的人員、貨物和車輛均可通關。中國龍邦—越南茶嶺國際性口岸旅檢通道按照客運國際性開放口岸Ⅱ級標準進行建設,設計總體通關能力為客運量100萬人次/年。那西貨運通道建設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已建成龍邦國際商貿物流中心產業園、互市貿易區、一般貿易區、跨境電商區等功能區,設計貨物通關能力500萬噸/年。
隨著龍邦口岸的不斷升級,入駐落地加工園區企業的不斷增多,為邊民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在靖西市龍邦口岸落地加工園區內,臺企荃勝集團的兩個堅果深加工廠房裝飾一新,該企業董事長黃薇彤說:“龍邦口岸邊民互市貿易的優惠政策以及落地加工產業的蓬勃發展,是我們選擇落戶龍邦口岸的重要原因,進口原材料經龍邦海關辦理相關手續后,運輸到落地加工園區就可以進行深加工,節省了成本,也非常便捷。”
近年來,百色持續深化通過便利化改革,健全口岸服務協調機制,持續落實網上預約申報、周末節假日延時通關等邊檢服務措施,進一步優化口岸通關模式。今年上半年,龍邦口岸通關貨物1979柜,貨重6.2047萬噸,貨值27.66億元;平孟口岸通關貨物145車,貨重1394噸,貨值3995萬元。
同時,我市加快推進互市貿易創新發展,力推“邊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依托完整的口岸邊貿體系,積極推動并實現了互市商品通關車輛的“整進整出”,改變了原來單個邊民互市通關效率低下的弊端,提高了互市通關效率。全市落地加工企業已發展到24家,主要加工品種有中藥材、進口堅果、冰凍水產品以及中藥材等,帶動邊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今年1月至5月,全市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產值約14.2億元。
此外,百色積極拓展國際貿易合作,打造出口農產品示范基地。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出口基地8個,培育10個出口企業,出口茶葉、水果、蔬菜、果干等產品。加速對外貿易進出口完成進度,開展外貿大服務活動,一對一到外貿企業走訪調度,推動田東億升公司農產品出口俄羅斯,支持平果經開區進一步擴大進口再生鋁試點業務,全力服務寶新鋁業、興和鋁業等重點外貿企業擴大進出口。穩定推動邊小貿易經營,強化政策扶持,進一步加大邊境貿易貨源的組織和載體培育。龍邦口岸完成全區首單“海運互市+貿易商品落地加工”試點業務,互市貿易實現了從陸路到海上的拓展。
除了經貿活動,百色也不斷加強與東盟國家的跨境旅游合作,深化人文交流。2023年12月28日,中國百色靖西—越南高平2日游線路恢復開通。今年以來往返百色靖西—越南高平旅行團隊超過285個,近8000人次。百色市與高平省簽訂開展干部培訓合作協議,自2024年起,每年為高平省舉辦一期領導干部培訓班。成功舉辦中越邊民大聯歡“中國平孟—越南朔江”民俗聯誼系列活動、2024中越(平果-廣寧)國際女足邀請賽。靖西市職業技術學校、靖西市民族高中與泰國曼谷納瓦密第二女子中學就教育合作進行簽約。
從革命老區到開放新高地,百色的開放發展之門已越開越大。新征程,新機遇,新使命。百色市將更加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中強動力、增活力,以高水平開放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