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章師 周月珍 農思秋
近年來,田東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目標要求,以“五園”和新能源基地建設為主要抓手,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和改革驅動推動產業綠色轉型發展,使芒果、蔗糖等傳統農業產業發展效益“甜蜜”有加,讓風力、光伏發電等新興產業“風光”無限,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今年一季度,該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3.2億元,同比增長13.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1.99億元,同比增長4.6%,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5.7%,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4%,增速位居百色市前列。
科技賦能,依靠技術改造提升芒果產業
該縣依托國家芒果種質資源圃項目落戶田東的優勢條件,調整優化芒果品種結構,搭建科技研發與示范推廣平臺,著力提升芒果種植管理技術和芒果品質。目前,共有40多個芒果品種,良種覆蓋率達100%。田東縣入選首批中國特色農產品(芒果)優勢區,“田東香芒”和“百色香芒”先后被評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圍繞芒果營銷、產旅融合、農產品深加工等做好延伸產業鏈文章,大力建設中國—東盟國際農產品批發電商物流園,積極引進廣西鮮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香港巨人園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建設果蔬深加工項目,推動芒果產業向精深加工和集群化發展,著力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形式,成立芒果專業合作社55家,培育出“舉家富”“百冠”“壯鄉貝儂”等28個芒果商標品牌,“三品一標”認證達82個,面積34.21萬畝。將祥周新洲、林逢東養、那拔六魯等10多個芒果標準生產示范基地打造成為集芒果種植、特色采摘、觀光旅游等為一體的芒果產業示范帶和產旅融合示范點,實現芒果深加工、物流、銷售、休閑旅游融合發展,促進采摘農業、休閑農業、體驗農業等農業新業態發展。
目前,該縣芒果種植面積達34.8萬畝,覆蓋全縣10個鄉鎮108個村1.55萬余戶農戶5.44萬余人,戶均芒果年純收入達2.23萬元。2023年該縣芒果產量達37.27萬噸,產值達18.6億元。
創新驅動,依靠改革創新機制提升甘蔗產業
田東縣村企合作糖料蔗良繁基地項目位于林逢鎮保群村,是田東縣實施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老蔗區生產機制創新試點的項目。項目總占地面積為3837畝,計劃總投資1.35億元。項目一期投資3500萬元,已于今年3月初啟動。項目建設有甘蔗脫毒種苗組培車間1000平方米、育苗大棚1.5萬平方米、一級種苗基地2000畝以及甘蔗種莖加工廠等基礎設施。
為推動田東老蔗區生產機制創新,促進糖業持續高質量發展,田東縣申報“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老蔗區生產機制創新試點”,2023年3月獲農業農村部等11個中央部委聯合行文批復。該縣以此為契機,多管齊下,扎實推進“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老蔗區生產機制創新試點”工作。
搭建 “老蔗區生產機制創新試點”建設專班,組織動員各部門、各鄉鎮以及廣大群眾參與支持“老蔗區生產機制創新試點”建設。提高蔗糖生產的組織化程度,支持田東南華糖業通過打造“產業聯盟”,實施全產業鏈經營,確定制糖企業自種和大戶種植帶動的蔗糖產業增量提質的新的發展思路。目前,建設以南華糖業種植公司示范基地及其他種植大戶示范基地為核心的“雙高”基地達3萬多畝,有效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種植甘蔗。開展糖料蔗保護區“桉退”工作,確保存量甘蔗面積穩定。選擇適宜本地環境氣候的高產高糖中早熟品種作為主推品種。同時在良法方面加大推廣機械化深耕深松深種、寬行種植、中耕培土、病蟲害統防統治、機械收獲等一體化經營,大幅提高單產和效益。以制糖企業南華糖業為核心,組織專門的農技服務團隊,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農化需求,服務千家萬戶。推動訂單信貸及企業擔保信貸,為種蔗戶提供金融服務,解決其生產資金短缺問題。推廣甘蔗完全成本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等新險種,將該縣甘蔗種植面積全部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范圍,有效防范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經過改革創新取得階段性成果。2023年,該縣劃定糖料蔗種植保護區20.8萬畝,完成糖料蔗種植面積19.17萬畝;2023年發展良種面積3.97萬畝,新品種新技術覆蓋率達90%。同時在印茶鎮、作登瑤族鄉、林逢鎮等鄉鎮各建成1個糖料蔗良種繁育基地,實現田東縣糖料蔗良繁基地零的突破。2023/2024年榨季進廠原料蔗預計77.11萬噸,農戶蔗款總收入3.02億元,工業總產值完成7.27億元。
角逐“新賽道”,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在華潤電力百色田東江北100兆瓦風電場項目現場,“大風車”聳立在山坡上,巨大的風電機組葉片不停轉動,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壯美的生態畫卷。在田東縣江城鎮的荒山上,一排排光伏發電板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源源不斷地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和“雙碳”目標引領下,田東縣抓住廣西建設國家綜合能源安全保障區等有利條件,立足風、光、水等資源優勢,積極引進新能源項目,穩步推進“風(風力發電)、光(光伏發電)、水(抽水蓄能)、車(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加快推動新能源基地建設,持續發展綠色清潔能源產業,努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促進產業綠色發展。該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后榮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陸上集中式風光項目、百色(田東)抽水蓄能項目、“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等,獲指標總裝機容量排全區前列。已建成田東江北風電場工程項目、田東江城鎮江城村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廣西田東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一期)等5個新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250.7兆瓦,總投資15.5億元。在建新能源項目3個,總裝機容量1377兆瓦,總投資93.2億元。擬建新能源項目9個,總裝機容量1776兆瓦,總投資116億元。
今年一季度,該縣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量1.236億千瓦時,產生效益5190多萬元。對于竣工投入使用的項目,該縣積極做好后續服務工作,2024年一季度推動大唐光伏、吉電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投產并上規入統。此外,全縣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101輛,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441個,家庭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用戶逐漸增加。隨著風力、光伏發電等新興產業訊速發展,“綠色”發展動力澎湃,集聚效應初顯,發展前景“風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