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艷萍
高中階段招生政策是考生和家長廣泛關注的話題。近日,百色市教育局印發《2024年百色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我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政策、程序和辦法等。今年的高中階段招生范圍如何規定?錄取政策有哪些新的變化?5月16日,記者就當前考生、家長和社會各界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采訪。
全面實行屬地招生政策是大勢所趨
根據《通知》,今年我市高中階段招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嚴格落實屬地招生。屬地招生就意味著學校主要面向所在地區的學生進行招生錄取,這一政策的出臺有什么依據呢?“2021年以來,全區已有南寧、柳州、欽州、北海等地的普通高中學校全面落實屬地招生政策,我們百色在今年全面落實該項政策。”百色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詩明介紹,為了杜絕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防止縣中生源過度流失,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要全面推進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錄取模式;2022年12月,自治區教育廳等十部門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要全面落實公民辦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屬地招生政策。2024年4月9日,自治區教育廳下發《自治區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4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確2024年全面實現屬地招生。總而言之,實施屬地招生政策是貫徹落實上級政策的現實要求。
全市所有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學校一律不得跨縣域范圍招生
按照《通知》規定,市直屬公辦、民辦普通高中(百色高中、百色祈福高中、百色民族高中、百色市第一中學、百色天立學校、廣西大學附屬中學百色分校、百色市現代高級中學)在右江區內招生。“縣域高中只能在轄區內招生,例如靖西高中只能在靖西市轄區內招生,而不能跨區域到德保、西林、樂業等地進行招生。”陳詩明表示,按照屬地招生政策,各縣(市、區)屬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學校在本縣域內招生,市直屬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在右江區內招生,在普通批次錄取之后,市直屬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如還未完成招生計劃,市教育局會根據學位缺額及各縣(市、區)的生源情況再決定征集志愿的范圍,這也表明我市一些公辦、民辦高中跨縣域“掐尖”招生現象將終結。
全面實行屬地招生政策后,考生在何地參加中考是否會影響到招生錄取?根據自治區教育廳文件規定,我市將堅持“學生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與升學地相統一”的原則,即“在哪里參加中考,就報讀哪里的普通高中學校”,不受考生的戶籍、居住地因素限制。值得關注的是,《通知》提到的百色中學高中部、百色市第三高級中學不再招收高一新生這一信息,陳詩明表示,兩所學校的高二、高三年級在原地繼續辦學,下一步將按計劃辦成初中學校。
定向生計劃讓更多學生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通知》中提到將嚴格實行定向生錄取政策,這一規定又該如何理解呢?陳詩明表示,定向生計劃是為了讓薄弱初中學校有學生能上優質高中,也就是把百色高中、百色祈福高中、百色市第一中學指令性招生計劃各50%的名額定向分配到右江區初中學校;剩下的50%也是面向右江區所有考生,從高到低擇優錄取。縣域自治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劃出指令性招生計劃50%的名額定向分配到本轄區初中學校。
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政策的變化讓不少考生和家長感到擔憂,如何增加教育優質資源的供給,讓各地的學生都能享受教育均衡帶來的實惠成為廣大家長的共同期盼。“下一步,我局將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教育廳工作部署要求,全力加快縣域高中高質量發展。一是深入推進集團化辦學工作。目前我市已在田林設立百色高中分校,在西林設立百色民族高中分校,以集團化辦學模式對縣域高中進行幫扶帶動,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二是以中組部、教育部組織實施的‘組團式’幫扶工作為契機,充分發揮教育人才的引領輻射作用,提高縣域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三是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結合新高考改革,出臺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措施,以科研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四是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通過對縣中教師開展集中培訓、跟崗研修等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塑造一批縣中教學名師。”陳詩明表示,當前,在我市的國家鄉村振興重點縣(除右江區、平果市外)就讀的學生,都有資格填報國家專項計劃,這也意味著在縣中就讀的考生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