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盧 茜 通訊員 黃紅岸
一臺臺風機日夜不息、一塊塊光伏板熠熠生輝,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產……一個個新能源項目開花結果,百色的新能源產業正迸發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動力。
近年來,百色緊緊抓住新能源優勢,通過統一開發全市新能源資源、統一招商新能源產業項目、統一布局新能源產業園“三個統一”著力打造新能源主導產業。同時,加強能源結構調整和百色區域電網改革發展,推動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納,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促進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因地制宜 攬盡好“風光”
百色風、光、水等新能源資源豐富,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最大的底氣來自生態底色鮮明、綠色動能澎湃。據統計,全市可開發集中式新能源裝機容量2500萬千瓦,其中風電1200萬千瓦,光伏1300萬千瓦。
百色年平均日照時數在1100至1700小時之間,年太陽輻射量大于4700兆焦/平方米,屬于太陽能資源“很豐富地帶”。
天氣晴好時,在田東縣江城鎮江城村的山坡上,原本石漠化的荒山上排列著26.8萬個光伏組件,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這是國內首個“大容量、高坡度”集中式山地光伏發電項目,且被列入自治區重點項目名錄。
“該項目每年可向電網輸送清潔電量達到1.3億千瓦時,每年節約標準煤達到4.9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量達到12.7萬噸。”田東縣江城鎮江城村吉光電站站長班少學說。
這邊“向光而行”,那邊“乘風而起”。
在樂業縣全達風電場,幾十座輪轂高度近百米的巨型“風車”悠悠轉動,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
“現在平均一個等效利用小時數在2200小時左右。”中廣核新能源廣西分公司樂業全達風電場風電運行檢修經理王方表示,在樂業縣高山地帶,風資源的優勢體現在發電的小時數上。中廣核樂業風電產業幫扶項目共有50臺風力發電機,總裝機容量共172.2兆瓦,年上網電量可達到3.5億千瓦時左右,相當于總減排二氧化碳約29.8萬噸。
江城村光伏發電項目和全達村風力發電項目是我市發力新能源產業的一個生動縮影。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獲得集中式光伏項目共21個,總裝機容量200.4萬千瓦,已建成項目8個,裝機容量54.7萬千瓦;獲得集中式風電項目共39個,總裝機容量480.4萬千瓦,已建成項目8個,裝機容量81.8萬千瓦。
除了集中開發利用風、光資源,我市還加快推進生物質發電項目、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水電項目建設,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其中,規劃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5個,裝機容量17萬千瓦;垃圾焚燒發電項目4個,裝機容量6.15萬千瓦;水電項目1個,裝機容量34萬千瓦,投資45億元,抽水蓄能項目11個,裝機容量469.6萬千瓦。
動能充沛 共享“風光”好
作為“南國鋁都”,百色工業用電量較大,受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影響,2020年起百色工業電價呈逐年增長之勢,企業用電成本逐年提高。
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既是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綠色發展的決策部署,調優百色能源結構、降低電價服務產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又是不斷優化全市工業結構,構建現代工業體系,促進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全市已有79個風電項目納入《廣西陸上風電中長期發展規劃》,裝機容量1050萬千瓦,2023年通過競配新增建設指標項目34個,裝機容量413萬千瓦,均位列全區第一位。”百色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市能源局局長李林洋說,百色計劃“十四五”實現新能源產業產值達500億元的目標,在促進能源轉型上,努力打造一個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的百色,也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貢獻百色力量。
2021年以來,我市通過加大新能源招商引資力度,吸引中廣核、國電投、大唐、華能、華潤、華電等“三類”500強企業爭相來百色投資開發新能源,初步形成新能源產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高效開發新能源資源,探索構建市一級的“源網荷儲一體化”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路徑,爭取在現有電價的基礎上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目前,中廣核凌云、京能國際田陽、長江三峽平果等3個集中共享新型儲能項目建成并網,新增容量30.3萬千瓦。右江區六塘產業園、田東石化工業園區被納入廣西首批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試點,新增新能源項目建設指標34個,裝機容量413.1萬千瓦,排全區第一。氫能頭部企業億華通意向落地百色,為新能源產業發展開辟新賽道。
“新能源項目的陸續并網,綠電占比將會進一步加大。”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百色供電局規劃發展部經理、黨支部書記田維民表示,目前百色主電網以4個500千伏變電站為中心,70余條220千伏線路為骨干,年輸送電量超過300億千瓦時,其中,水電及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綠電占比達8成以上。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百色的風電、光伏、儲能產業迅速崛起,“綠電”發展動力澎湃。2022年,我市將新能源產業列入“四大主導產業”,加快打造500億級產業集群。2023年,我市“四大主導產業”產值突破2200億元大關,其中新型生態鋁、林業、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主導產業產值分別達1200億元、670億元、255億元、135億元。
逐綠而行 集聚效應初顯
在位于百東新區的中車百色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中南光電百色光伏裝備產業園、天順百色儲能裝備制造等項目現場,只見一座座廠房拔地而起,工人分布在現場各個作業區內忙碌工作。
中車百色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18億元,占地約400畝,主要生產風電整機、葉片、塔筒等風電裝備制造產品。竣工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45億元,逐步形成年產300臺套風電整機、300臺套塔筒、300臺套葉片產能,將成為廣西規模最大的風電產業集群基地。目前主機廠房已正式投入使用,截至2023年12月底主機總產值達7億元,為百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較大貢獻。據悉,葉片廠房、塔筒廠房計劃2024年3月建成投產。
搶抓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我市著力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鏈,持續拓展新能源產業版圖,隨著中車新能源裝備制造、大生新能源光伏組件及型材等項目投產,我市實現新能源設備生產由組件向成品的突破。
據悉,2023年,我市已簽約上海榕融新材料耐高溫氧化鋁連續纖維新材料項目、浙江昀豐年產10GW“N型”超薄硅片項目、鵬博士廣西百色數智經濟產業園項目、深圳筑海年產2萬噸PVDF及源網荷儲一體化配套項目、新焦點百色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希森美克(百色)年產1萬噸長效抗靜電自清潔不沾灰納米涂層項目等9個新能源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額230.5億元,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可實現產值超210億元,共配置新能源指標2.45GW。
至此,百色已成功落地風電整機、塔筒、葉片等風電設備,光伏電池片、組件、支架、逆變器、邊框等光伏設備,以及電芯、正負極材料等化學儲能產品,整個新能源產業的鏈條已經基本形成。已簽約新能源產業投資280億元,產值596億元。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勢制宜,一直以來,百色明確發展方向、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及發展路徑,全力推動新能源及配套產業融合協同發展,在追“新”逐“綠”中步履鏗鏘,以更大力度、更快節奏、更高標準,全力釋放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