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羅 霞
一年前,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提出,在維護國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貢獻。平安,民生所盼、發展之基。百色始終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決扛起維護邊境安全穩定的政治責任,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廣西工作重要要求,轉化為推動高水平平安百色建設的強大動力和廣大干警干事創業的自覺行動,推動百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邊疆鞏固安寧、人民安居樂業。
開展嚴打整治,守護平安穩定
一年來,全市公安機關堅持“什么問題突出就打擊整治什么”,持續開展常態化掃黑除惡、打擊整治電信詐騙、養老詐騙和“黃賭毒”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全市社會治安大局持續趨穩向好。今年以來,百色市公安機關共破獲刑事案件2580余起,查處治安案件6700余起,全市社會治安大局持續趨穩向好。2023年第一、二季度安全感均排名全區第二,執法滿意度分別排名全區第一、第五。
圍繞突出犯罪,實施立體化打擊。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共破獲十類涉黑惡案件180多起。重拳打擊涉邊違法犯罪,抓獲犯罪嫌疑人220多人。突出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破案320多起,挽回群眾損失金額1175.7萬余元。嚴厲打擊“盜搶騙”案件,破案360多起。嚴厲打擊“食藥環”犯罪,破案20多起,涉案價值4289.4萬余元。嚴厲打擊涉林違法犯罪行為,破案310多起。
結合季節特征,開展打擊整治行動。按照上級公安機關“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部署,百色市公安機關先后組織開展6次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社會面清查整治統一行動和3次夏季巡查宣防統一行動。6月25日以來,全市立刑事案件2640余起、破案2100余起。
深化宣傳預警,守護群眾“錢袋子”。全市公安機關組織民輔警深入企業、農村、社區、學校、廣場等開展反詐宣傳活動530多次,發布防詐視頻30多條,開設“反詐超市”“反詐菜市”“反詐影院”36處。構建反詐宣傳微信群體系,全市組建反詐宣傳微信群1654個,入群人數達24.9萬人次。堅持常態化預警勸阻,全力守護群眾“錢袋子”,今年以來累計勸阻各類預警信息163萬條,追贓挽損資金1834.4萬余元。
全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政務一體化平臺和政務數據資源管理實現“無差別”受理、“全程網辦”、縮減材料和“免審即辦”。加快推進“雪亮工程”建設,積極推動“四網合一”向村屯延伸,全市建成公共安全監控視頻探頭1.2萬多路,“百姓天網”9萬多路。社會治理信息平臺系統、“雪亮工程”和市、縣、鄉三級綜治視聯網100%建成。
創新治理模式,打造基層治理新格局
近日,西林縣足別瑤族苗族鄉綜治辦的網格員接到轄區群眾馬某某的訴求,稱其兄弟馬某華、馬某文因土地問題發生爭執,請求幫助調解處理。綜治辦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立即組織林業站工作人員、村干部前往現場了解情況。經了解,馬家兄弟在沒有分戶時共同持有一本林權證,因土地分割面積和界線不明確問題,導致多年不和。網格員協同村干部深入雙方當事人家中,經過反復溝通和勸導,兄弟倆終于握手言和。
在西林,像這樣的網格員有4737名,他們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常態化開展“敲門入戶”活動,對各村屯情況明、底子清,化解矛盾糾紛更及時高效,基本做到矛盾糾紛不出網格。該縣還以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化管理為突破口,開發建設“市域治理·西合黨建”5G+大數據管理平臺,形成群眾“點單”、平臺“派單”、黨員“接單”的常態化服務模式,開辟了鄉村和諧善治的新路徑。
2020年,百色市積極申請加入第一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得到中央政法委的批復同意。兩年多以來,市委政法委與70多家創建成員單位堅定“首創必成”信心,全力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把握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的新特征、新趨勢,打基礎、補短板,將平安建設延伸到城鄉每個端點。
百色創新打造“三微五創”(微黨建、微網格、微服務,創建紅色網格、創建五治融合網格、創建邊疆鞏固安寧網格、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網格、創建平安和諧網格)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探索分類建立邊境地區、農村地區、城市社區、接邊地區四類網格力量整合模式,突出革命老區、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地區三個區域特色,科學劃分村(社區)網格、專屬網格、微網格三種網格,明確網格員、宣傳員、信息員、組織員、服務員、督導員的工作職責,落實采集基礎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隱患、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參與社會心理服務、疏導和危機干預、政策法律法規宣傳、代辦公共服務、社區管理等工作任務。同時,制定《百色市網格化服務管理試行辦法》《百色市打造“三微五創”網格化服務管理特色品牌創建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管理考評體系。目前,全市共建立了3.1萬個單元格,打造360個微網格示范點,落實工作陣地1.05萬個,基層治理平臺更加完善。全市8個村鎮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11個村鎮榮獲全國文明村鎮。
今年以來,持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創新開展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出臺《百色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實施辦法》,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百色經驗。實施“全民法治素養提升工程”,打造“百里邊關普法帶”“民族特色普法品牌”,組織萬名司法行政干部、律師、法律工作者深入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開展普法宣傳,讓法律知識進入各行各業、千家萬戶。實施“平安和諧創建工程”,開展“四查四解助和諧”(查情感糾紛解人際關系矛盾問題、查家庭糾紛解家庭內部矛盾問題、查鄰里糾紛解社會關系矛盾問題、查債務糾紛解涉法涉訴問題)專項行動,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實施“法治護航‘一市一區’建設工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一市一區”建設高質量發展。推進重點領域特色立法,開展《百色市社會治理促進條例》立法調研并推動立法工作,讓社會治理有法可依。建立行政爭議化解新機制,通過行政爭議調解中心平臺,擴大行政爭議調解面,讓行政爭議更快、更有效地解決在初始階段,為群眾提供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高效益的行政糾紛解決渠道,形成具有百色特色的行政調解品牌。實施社區矯正提質工程,完善社區矯正教育基地、公益活動基地、就業幫扶基地三個基地建設。推行“四結四共”,與聯系幫扶村黨組織、與具有執法權單位黨組織、與律師行業黨委及所轄律師事務所黨組織、與企業結對共建,推動黨建和司法行政業務深度融合。
聚力共建共治,繪就和諧新畫卷
“今天可以兌換積分了,張春蘭戶這個月積57分,可以兌換2升花生油一桶;李開光戶這個月積32分,可以兌換5公斤大米一袋……”凌云縣下甲鎮平懷村“文明銀行”負責人張桂林手持喇叭廣播著。早早就來排隊兌換生活用品和各類食品的村民,心里充滿期待。
“文明銀行”是凌云縣從愛國愛黨、遵紀守法、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鄉賢共建和特殊貢獻等方面著手,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村務管理活動獲取存儲積分,憑積分在村里的愛心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文明銀行”存儲積分制的推行,最大限度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治理的積極性。
群眾事,群眾議。近年來,我市堅持抓好鄉村村規民約和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矛盾調解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建設,吸納有能力、有擔當的老黨員、老干部、鄉賢、致富能人等擔任村民自治組織成員,凝聚鄉村治理新合力。同時狠抓和諧家庭建設,成立心理咨詢協會、組建維權服務隊,及時調解家庭糾紛,人際關系日趨和諧,文化氛圍日漸濃厚。同時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造鄉村“五個一”隊伍(一村一警務助理、一村一法律顧問、一屯一網格員、一屯一法律明白人、一戶一簽約律師),為解決百姓民生問題提供法律遵循。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開展“文明家庭”“好婆媳”“好鄰居”等文明創建評比活動,推進鄉村德治建設。
此外,我市不斷強化黨建引領,深度融合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建立“黨建聯盟”,構建社區“大黨委”。引導社區黨組織與394家駐社區單位組建18個社區“大黨委”,推進“雙報到”常態化,采取日常服務與集中服務兩種方式,推進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引導成員單位發揮政策、信息、人才和資金等方面優勢,積極認領服務項目,主動參與日常志愿服務,為社區群眾辦實事好事,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掃黑除惡成效持續鞏固、群眾安全感穩步提高……從平安邁向長安,一幅美麗和諧的城市畫卷正在百色徐徐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