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符慶琰
1月,正值農歷新年,各大商超開啟“年貨節”,掀起新一輪“春節檔”消費熱潮;2月,鮮花、蛋糕、珠寶首飾等商品迎來銷售高峰,“浪漫經濟”不斷升溫;3月,戶外露營、鄉村旅游、定制團建、包場電影等娛樂業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春天”。
據悉,今年1月至2月,我市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8%,全區排名第2位;限上批發業銷售額約126億元,同比增長58.5%,全區排名第3位。
文旅復蘇,豐富活動迎來八方客
新機遇、新潛力,消費市場正伴隨著春風加速回暖。1月以來,為滿足游客春節出行需求,提升游客旅游體驗感和滿意度,我市在春節前推出追尋紅色記憶線路、“地心之旅”探險線路等6條精品線路,并在春節假期推出系列民俗文化活動及旅游優惠措施。據統計,2023年春節假期,我市累計接待游客206.2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97億元。
全家游船、賞花拍照、露營燒烤,玩得不亦樂乎。春節假期,我市旅游以本地家庭游、親子游、周邊游為主,外地及返鄉游客大量增長。據有關景區及酒店工作人員介紹,除了景區(點)外,酒店、餐飲等涉旅企業也加速復蘇。樂業大石圍帳篷露營天天爆滿,不少酒店入住率達90%以上。右江區、靖西市、田陽區、樂業縣等縣(市、區)酒店入住率也達到了75%以上。
此外,今年第一季度各縣(市、區)相繼舉辦了豐富多彩、看點十足的促消費活動,如2023年廣西“33消費節”活動田陽站、2023年田東·思林仰巖歌圩節、2023年“歡樂平果·惠民消費”促銷活動等。在隆林各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之際,該縣整合獨具各民族特色的非遺資源,采用非遺體驗、非遺打卡、非遺展演等方式舉行特色產品展銷活動,促進“產品+民族特色”深度融合。
據悉,2023年一季度,全市接待國內游客人數952.49萬人次,同比增長148.9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93.3億元,同比增長97.22%。
車市回暖,新能源汽車受青睞
汽車是消費的“四大金剛”之一。3月24日至26日,在2023百色右江區春季惠民車展上,共計21個品牌參展,近120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多款新能源車型集中亮相。除了參展商制定的豐厚購車優惠,市民還可享受廣西“33消費節”的億元購車補貼,最高可達5000元,購車再送商圈購物券,讓購車人士享受更直接的優惠服務,進一步激發消費活力。
據了解,今年市商務局將組織發動全市63家重點汽車銷售企業開展精品車展、汽車交易會、主題車展、汽車下鄉巡展等系列活動,通過購車補貼及優惠、以舊換新等活動,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隨著廣大消費者對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認可度日漸提升,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歡迎。據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2月,我市新能源汽車消費火熱,零售額同比增長35.7%。
煙火氣回歸,餐飲業迎來“開門紅”
2月11日至2月14日,百色愛琴海購物公園以“放開那只兔子 沖我來”為主題,聯合場內餐飲店鋪開展滿減、優惠套餐等讓利活動,消費者在多家門店等待區排起長隊等待用餐。僅2月11日,該商圈客流就達到43074人次。
今年2月10日,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充分就業增強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勵發展夜間經濟、“后備箱經濟”、小攤小店等特色經營。
每當夜幕降臨,百色市區龍景片區的萬景城美食街內人頭攢動,幾十個攤位前擺滿了各種特色小吃。一些攤點前排起了長隊,攤主們一邊忙著手上的活,一邊熱情地招呼客人,忙得不可開交。
在市區東合一路附近的“網紅小巷”——那東巷,一位賣炸土豆的攤主表示,夜晚的人流量比較多,開攤前需要提前備好食材。晚上8點,生煎包、缽仔糕、冰粉……消費者在琳瑯滿目的美食攤前選購,好不熱鬧。
一位賣烤生蠔的攤主說:“生意還可以,主要就是薄利多銷,人多的時候四五個人忙不過來。”據悉,在此消費的人群以附近學校的學生及居住在巷內的居民為主,經過本地網友拍攝短視頻在線上“吆喝”宣傳,也有不少外地游客來到這里一探究竟,客流量逐漸增多,攤位也在逐漸增多。
好戲連臺、活動不斷,我市正通過一系列提振消費市場的惠民促消費活動,讓消費者在“吃行游購娛”各個方面都能享受到優惠,提振消費市場,激發消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