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盧 茜 通訊員 羅 敏)近日,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公布2022年自治區級健康縣區技術評估結果,其中,我市那坡縣、隆林各族自治縣達到了自治區級健康縣區建設標準,被授予“自治區級健康縣區”稱號。至此,我市12個縣(市、區)全部成功創建健康縣區,其中國家級2個(右江區、平果市),自治區級10個。
健康縣區建設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抓手,也是打造健康城市的堅實基礎。近年來,我市緊扣健康惠民,立足本土特色,從組織機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入手,大力推進健康縣區全域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百色市轄12個縣(市、區),健康縣區創建面廣,基礎也較為薄弱。自2016年右江區作為國家級健康促進縣建設試點并成功創建后,我市通過“一帶一”點上突破、“一帶多”面上開花的形式,2018年起全面啟動健康縣區建設。
我市強化統籌,將健康縣區創建工作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各縣(市、區)建立了以黨委或政府牽頭抓總、縣(市、區)四家班子各分管領導聯系監督、各健康單位主要領導具體負責的創建機制,做到職責明確、標準統一、推進緊湊。市級每年對申報創建的縣區開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宣貫各1次以上,實地調研、技術培訓4次以上,并通過安排專家講、現場學、實地訪,舉辦全市健康創建暨現場講解員培訓班等,不斷加快推進健康縣區創建工作。
同時,我市不斷推進健康細胞建設擴面提質升檔。各縣(市、區)全覆蓋建設健康主題公園,加大體育運動設施設置和管理維護,開展城市河道清理美化,城市居住環境極大改善,健康支持性環境不斷優化,健康服務能力有效提升,健康科普活動日益豐富,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2018年的7%,逐年大幅提升到2022年的22%;累計建設完成健康村(社區)405個、健康學校232個、健康促進醫院131個、健康機關445個、健康企業39個。
全民健康離不開健康文化的營造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市緊扣“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將健康支持性環境與健康品牌打造有機融合,在部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重點工作時深挖健康元素、厚植健康底色,打造了一批“健康芒果”“有機食品”等具有百色特色的地標性健康產業。一方面,將全民健身融入全民健康,打造10分鐘健身圈、每縣(市、區)至少一個健康主題公園、一條健康主題步道,實行各類大型運動場館免費開放制度,提高機關事業單位體育設施利用率,有效破解群眾“健身去哪兒”的難題。另一方面,將健康知識與民族文化深度融合,開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文化傳播活動,開展“壯族嘹歌唱健康”,創辦“黑衣壯人家健康講習所”等,通過嘹歌、“黑衣壯”民歌、“八音唱健康”以及山歌、快板、壯劇等將健康素養66條編制成短視頻,利用集日、節慶等在鄉鎮街道村屯(社區)播放,并通過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傳播。此外,還將加強健康素養與品牌打造的高度融合,打造“健康服務”“健康咨詢”“健康講座”一批具有親和力的活動品牌,推動健康知識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醫院、進家庭,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