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百色訊 近年來,百色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直面問題,大膽探索,除舊布新,攻堅克難,著力推動全市審批服務再提速。
把握主動權,以放權促提速。我市緊緊圍繞百色試驗區建設需求,積極爭取發展主動權。經過多輪梳理、對接,今年8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下放百色市實施50項自治區級行政權力事項,其中行政許可43項,行政確認1項,其他行政權力6項。其中,公路建設項目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等行政許可事項的下放,將減少向自治區申請環節,總體流程得以簡化,在市級層面進行現場核查、組織合理性評估等程序后即可審批,辦理時限由原來的7個工作日壓縮為當天辦理;煙花爆竹生產、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等行政許可事項委托授權,轄區內央企、國企等跨設區市企業可就近辦理安全生產審批手續。
突破流程關,以整合促提速。我市站在企業和群眾辦事角度,梳理各類串聯、并聯、關聯事項,對相關流程和程序進行抽絲剝繭,尋找更加科學辦理的突破口,進行排列組合,重塑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2018年辦理工程建設項目需要28個環節112.5天98個材料。通過不斷優化整合,目前該事項審批壓縮至9個環節50天32個材料,總體優化60%以上。立項、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階段辦理時間平均分別為7.44個工作日、6.94個工作日、3.44個工作日、3.31個工作日。同時,實現了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備案和不動產登記同時辦結,從竣工驗收備案到不動產登記用時從30天壓縮到1天完成。通過整合不動產登記、住建、稅務、水、電、氣、廣電網絡、通信、網絡服務等10部門資源,實現了不動產登記與水、電、氣、網絡、通信、電視等過戶同步辦理一窗受理、一次辦結。
運用信息化,以數字促提速。我市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加快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打通信息孤島,加快辦事效率,讓群眾辦事更加便利。企業開辦事項由多部門多份材料改為一份表單,通過網絡實現開辦企業信息在7個部門實時推送,即時共享。建立企業開辦“全市通辦”平臺,打造24小時不打烊辦照大廳,審批事項100%實現網上辦理,“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達98.2%,全市企業開辦實現7個事項0.5個工作日內辦結。積極推行網上受理不見面審批,充分利用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引導通過網上填報申請、郵寄送達紙質材料、審批后郵寄批復文件的方式辦理手續。
□程 瑞